close

 

與家長攜手開拓『讀報』的花園



    回想過去一年,一方面忙著寫論文,一方面著手進行讀報教學的工作,工作的負荷遠遠超過過去幾年的教學生涯,緊湊的活動課程讓我的腦子停不下來。直到這個月,收到家長對於『讀報教育』的回饋單後,我才停下腳步,思索這一年來的點滴。進行讀報教育的這一年當中,『熱情』與『創意』是維繫整個教學計畫的動力,『信賴』與『配合』是家長給予的支柱;而孩子閱讀時的喜悅神情則是支持我挑燈夜戰,準備讀報教材的秘方。

    學校位於城鄉交界之處,家長多以務農、工為生,剛開始推行讀報,我和家長們什麼籌碼也沒有,唯一的,僅僅只有當孩子拿起報紙閱讀時,我們會很用力的拍拍手,大聲的誇獎,這是我和家長在讀報教育上第一個默契和約定。僅僅只是『閱讀』,讓孩子像一塊乾掉了的海綿般吸收著外界傳來的新聞與知識,我只要他們感受到『樂趣』,並不要求有任何的產出作品,『等待』是一項重要的功課,等待孩子愛上閱讀,喜歡上報紙上的某些區塊。

    等待的過程中,我不斷的在班上進行各種能引起孩子們興趣的活動,寫作的課業一點一點慢慢加進來,我們從記錄生活點滴開始著手,讓孩子受到寫作的『簡單』,當第一篇作品被刊登在國語日報上時,有的家長喜悅,同時也有家長開始焦急,焦急的想要看到『成果』,『我的孩子是不是寫作能力很差呀?』『是不是得要去補作文啊?』『孩子的成績還不錯,可是作文卻一直…』這樣的聲音從孩子的爸媽那兒響起,『安撫』與『另闢創作平台』是我當下著手進行的反應。我試著告訴這些焦急的爸媽,請他們放慢腳步,讓孩子盡情吸收,享受閱讀的樂趣,千萬別在閱讀時打罵他們,讓孩子心中的小小孩慢慢跑出來,這個小小孩其實是『創意』,當孩子不再被束縛所謂的『作文』是怎麼寫時,他們便慢慢開始能流暢的陳述一件事。『空間』是必須要留給孩子的,這樣的觀念並非是讀完一課課文就能寫一份考卷那麼簡單,說穿了,當我們不再期待孩子能記憶或懂得某種知識,而只是強調『閱讀興趣』的培養,給予固定的時間,固定的場域,只為了『閱讀』時,『閱讀』這件事對孩子、家長與老師而言就變得輕鬆許多。

    在此同時我也發現了那些努力寫作的孩子遲遲無法獲得國語日報刊登的情形,除了和孩子們分析『版面』及投稿人數比例的問題之外,我另外將這些『摃龜』的作品集結成班報,如此一來,緩解了孩子寫作的『焦慮』—『能不能被刊登出來?』。直至今日,推行讀報即將屆滿一年,我們的孩子從二年級的識字階段一路努力到現在竟然愛上『兒童小說』,一本至少多達兩百多頁的『巧克力工廠的秘密』揭開了他們閱讀兒童小說的序幕,班上三十一位同學(包含一位視障生)多達二十七位喜歡閱讀兒童小說,我想,讀報教育對孩子們來說真是受益匪淺,誠如高雄縣教育處長呂瑞芬在讀報研習場上說的一席話:『要我說出推讀報不累,我實在說不出來,但是,當看到孩子的成果時,我想這樣的疲累是一種甜蜜的負擔!』。班上對於閱讀有視力上不便的小恩克服了障礙,以前的閱讀課他僅僅會從書架上拿出看了幾百遍的『亮亮的成長』,而今,他也和我們一起閱讀兒童小說,做到『閱讀不挑食』,小恩媽咪這樣說:『三年級是孩子的轉變期,不同的班級及同學,而且課業也比一、二年級更為有深度,科目也多,這時又增加一些讀報的閱讀,剛開始孩子是不耐煩而且不喜歡的,但雅靜老師會帶領全班做一些剪報及文章分享的動作,讓孩子有向心力及參與感,這已不是個人的功課,而是全班的活動,藉由閱讀讓這些孩子不出門也可以知道好多新聞及常識,也增加孩子對文字的認識再提升孩子的語文表達能力,最顯著的莫過於孩子的『作文』,由原本的不知所云到條條有理,相信每個家長從孩子的習作及考卷中應都有發覺,這都老師及孩子的努力,希望這個閱讀習慣能持續,在日常生活中,家長也應努力配合。』怡臻媽咪也說:『孩子能由剛開始的被動不耐煩進而能啟發自己本身自動自發的本能,而讓『寫作和閱讀』變成是件快樂的事。』修銘媽咪覺得:有時從修銘口中描述老師叫他們分組畫什麼東西或合作完成那些作品,覺得訓練他們從小群體分工合作,在團體中如何發揮自己所長,達到大家一致的目標和計畫,應該是一種很好的訓練!

    看到家長的現身說法、孩子們在讀報教育後各方面的表現,誰能說『讀報教育』僅僅只能培養『閱讀能力』!僅以此文感謝支持班上直持讀報教育的家長們,並獻給那些默默為讀報教育深耕的種子教師!我們做得到,相信您們會更棒!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yaching 的頭像
    yaching

    陳雅靜的閱讀寫作課程設計成長簿

    yac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